品歐洲幸福豬肉:芬蘭豬肉重慶媒體品鑒會舉辦
時間:2023/8/31 16:43:29來源:重慶在線 編輯:hardy近日,由歐盟贊助、芬蘭食品信息協會(Ruokatieto)主辦的“品歐洲幸福豬肉·享芬蘭純凈美味”芬蘭豬肉媒體品鑒會于重慶正式開幕。此次品鑒會讓中國消費者了解芬蘭豬肉,同時將芬蘭豬肉與中式烹飪融合,展示芬蘭豬肉的優秀品質。
優質食材:層層溯源 出產“零問題豬肉”
在“注水”、“添加劑”橫行的時代,無數人在滿足口感的同時也開始追求綠色、無污染。要“吃得飽”,更要“吃得好”,食材安全、健康,開始成為人們餐桌上的新準則。
在研究“如何讓肉食愛好者們安心享受芬蘭豬肉”這件事上,芬蘭人精心實踐,從農戶到研究人員,再到廚師,每個環節都注入了十足的熱情。“幸福豬肉”一直是芬蘭豬肉的代名詞,而芬蘭豬肉的生產流程也切實迎合了這一稱號。
芬蘭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條件,純凈的環境保證了芬蘭豬肉的生產品質。北歐的卓越風光也承載著熱情淳樸的居民,他們相信“人如其食”,關愛自然、重視可持續發展、善待動物,因此芬蘭豬能夠在自由活動的基礎上,享受著優質食物和純凈水源。不僅如此,芬蘭豬肉還擁有最嚴格的生產環節,數十年如一日,嚴格遵循北歐豬肉NOPO理念,并堅持采用有效的食品安全控制系統,以及“從農場至餐桌”的可追溯信息系統。在家庭式養殖、以健康為導向的基礎上,不斷完善供應安全、美味、可持續生產豬肉的方法,精益求精,培育出“來自北歐的零問題的豬肉”。
美味品鑒:中西合璧 碰撞絕妙口感
對中國人來說,豬肉是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之一。煎、炒、烹、炸,在各地飲食習慣的影響下,豬肉可以以任何一種形式呈現于國人餐桌上。
為使嘉賓們全方位感受芬蘭風光,此次活動布景向嘉賓呈現了遠在芬蘭的仲夏節場景。從全場彌漫的綠意,再到簽到臺、餐桌上或大或小的仲夏柱,無不展現獨屬自然的生機與活力,引領嘉賓身臨其境感受芬蘭豬肉原產地的優越環境和質樸包容的國家文化。同時,活動通過VCR的形式為在場嘉賓介紹了芬蘭豬肉純凈的培育環境及嚴格的生產流程,令嘉賓對芬蘭豬肉的背景產生深入的了解。
此次品鑒會上,主辦方特邀國家高級烹飪師劉佐發精心研制了兩道由芬蘭豬肉作為原材料烹飪的原創菜品,并向在場嘉賓進行了廚藝展示。劉佐發主廚結合中式菜肴和烹飪特色,展現高超烹飪技巧,邀嘉賓現場品鑒。
第一道菜是芬蘭豬五花肉燒關東鮑魚·佐無花果紅酒泡沫,這道菜采用豬五花部位,加之關東鮑魚燒制而成。五花肉肥瘦相間、入口即化,關東鮑魚肉質肥美,味鮮而濃,二者相搭口味相輔相成,再佐以無花果紅酒泡沫中的細微果香,令人于多層滋味中綻放味蕾。
第二道是燈籠椒炭烤芬蘭豬肋排配臺灣鳳梨,這道菜采用豬肋排部位與燈籠椒炭烤制成。經過炭烤,豬肋排中的肉汁均勻滲出,形成美味的食物紋理,濃香幼滑。燈籠椒外表微焦,色澤誘人,再與臺灣鳳梨的酸甜口味相搭,可謂絕配。
劉佐發大廚表示,芬蘭豬肉加上中式調料所突出的濃郁鮮香,搭配紅酒與水果,展現出了獨特的魅力。像第一道菜中使用的是豬五花部位,經過中式燒制,芬蘭豬肉的細嫩緊致在燒汁的輔佐下更為整道菜的口感添色;而第二道菜中所使用的炭烤方式,使肉呈現出獨特的風味和口感,豬肋排表層烤色深,肉質偏瘦,口感較嫩,令人回味無窮。
無激素養殖:嚴格把控每一道工序
現如今,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也逐步開始注重食品安全,芬蘭地理和人文環境決定了種豬生長過程的安全無污染。芬蘭豬的養殖無激素,而且生產的每個環節都有檢測,嚴格把控每一道工序,是真正意義上的“零問題”豬肉。
芬蘭人熱情好客,芬蘭豬肉的美味背后也體現了高品質與包容性的文化內涵。在與中國特有的烹飪和調味方式進行融合后,芬蘭豬肉展現了其獨特的口感魅力。憑借著高水準培育流程及高品質口感,芬蘭豬肉也將走進千家萬戶,成為全球范圍內廣受好評的優質產品。
目前,芬蘭豬肉兩大生產商Atria和HKScan為消費者帶來健康美味的芬蘭肉類。Atria 的第一家業主合作社是在 1903 年由一群農民建立的。Atria提供廣泛的肉類產品選擇,從飼料加工廠和農場到消費者餐桌的全鏈路垂直整合。
HKScan 以其北歐傳統和 100 多年的傳承而自豪。由芬蘭農民于 1913 年創立,現已發展成為擁有 7000 多名員工的跨國集團。從農場到消費者,HKScan 經營覆蓋整個產品價值鏈,為消費者提供口感更佳更健康的產品。
活動現場,Atria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稱,重慶的豬肉市場規模宏大,相較而言,芬蘭豬肉的產量所占市場份額雖然并不算大,但是芬蘭豬肉因安全、美味和無問題的特點而聞名,所以我們相信在重慶也會有市場。重慶擁有豐富的飲食文化,芬蘭肉品適合多種食品,因為它的味道純正又新鮮。遺憾的是,一些通常用來涮火鍋的豬肉,比如內臟,目前還沒有獲得出口中國的許可證。希望將來能出口這些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