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4天的2015春季房交會昨日閉幕,在樓市新政等多重利好刺激下,房交會期間主城樓市成交出現井噴,4天共成交各類房屋11275套,與去年春交會相比增加284.9%,建筑面積91.09萬平方米,增加255.5%,成交金額58.65億元,增加223.3%。
在成交房屋中,商品住房成交3467套,與去年春交會相比增加122.5%,建筑面積33.25萬平方米,增加112.6%。
商品非住宅成交建筑面積29.98萬平方米,與去年春交會相比增加598.1%,成交金額23.30億元,增加461.2%。
二手住房成交2277套,與去年春交會相比增加298.1%,建筑面積20.75萬平米,增加316.4%,成交金額8.64億元,增加305.2%;二手非住宅863套,與去年春交會相比增加1207.6%,建筑面積6.95萬平米,增加1657.6%,成交金額4.14億元,增加1841.6%。
新政刺激信心增 樓市成交現井噴
樓市新政發布剛過半月,重慶房交會登場。從房交會現場和成交情況看,房地產市場在企穩后明顯回升,成交量大幅攀升,顯示房地產各方的市場信心正逐步增強。
人氣明顯恢復
今年3月起,主城樓市出現了企穩的勢頭,看房人氣明顯增加,成交量逐漸回升。
市房協負責人表示,4月1日實施的樓市新政,直接影響到購房者的入市意愿,加上本地銀行在房交會上房貸利率下浮10%、交易登記費全免等多項優惠政策,讓蟄伏已久的需求集中爆發。隨著繼續降息降準的預期,預計二季度主城樓市將維持繼續回升勢頭。
成交量出現井噴
“央行連續大手筆,抄底買房正當時,”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購房者主動入市意愿大增,導致此次房交會期間成交量出現井噴。成交數據顯示,主城樓市已經走出低谷。
房交會期間,主城共有161個項目參展,提供可交易商品住房面積755萬平方米,共計64652套;提供可交易非住宅面積207.8萬平方米。龍湖、金科等巨頭都推出了力度較大的優惠舉措。
改需跑步入場
從近期開盤情況看,低總價的剛需小戶依然是引領市場的主流產品,此外,便捷的軌道交通,名校的教育資源,也成為剛需購房者選房的主要理由。
同時,樓市新政導致改善性需求客戶由觀望轉為積極出手。網上調查顯示,改需占總市場的比重比去年秋交會翻了1倍以上,導致目前大戶型和高端住宅銷售明顯好轉。
商業地產貢獻最大
一向以住宅地產為主的房交會,商業地產的比重逐漸增加。據組委會統計,本屆房交會提供可交易非住宅面積為207.8萬平方米,為歷屆房交會之最。最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商業地產的價格也回歸理性,不少商鋪價格低至五折,部分商業地產價格甚至逼近住宅。
從成交增長的結構看,商業地產貢獻最大。
【特約小編:yun】